農(nóng)藥桶混助劑在小麥赤霉病農(nóng)藥減量防控中的效果
(轉載《懷春計科研成果》第一卷第120頁)
張震1,邱海萍1,柴榮耀1,胡宇峰2
( 1. 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 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 寧海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浙江 寧海 315600)
摘 要: 為明確農(nóng)藥桶混助劑在小麥赤霉病農(nóng)藥減量防控中的應用效果,開展了 2 種桶混助劑分別與多菌靈和氰烯菌酯組合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試驗。結果顯示,激健的應用可實現(xiàn) 40%多菌靈懸浮劑減量 20% ~ 30%,也可顯著增加生物藥劑 0. 3%四霉素水劑的防治效果; 新高脂膜的應用可實現(xiàn) 40%多菌靈懸浮劑和 25%氰烯菌酯懸浮劑減量20% ~ 30%。
關鍵詞: 小麥; 赤霉病; 農(nóng)藥; 桶混助劑; 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 S436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 0528-9017( 2020) 03-0489-03
小麥赤霉病的發(fā)生不僅造成小麥產(chǎn)量的損失,而且受病菌侵染的籽粒含有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等真菌毒素,嚴重影響人畜健康[1]。浙江省小麥生長中后期氣候溫暖濕潤,極易發(fā)生赤霉病。近年來,基本上每3年發(fā)生1次較重的赤霉病,導致部分地區(qū)小麥達不到收購標準[2]。赤霉病的發(fā)生已成為阻礙浙江省農(nóng)民種植小麥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浙江省小麥赤霉病的防控用藥,以氰烯菌酯、多菌靈、戊唑醇等單劑及其復配劑為主。為了降低赤霉病的為害對小麥產(chǎn)量和品質的影響,種植戶往往過量用藥,這不僅增加了種植成本,也易引發(fā)食品安全問題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安全問題[3]。合理用藥可提高小麥赤霉病的防控效果,對實現(xiàn)浙江省糧食增產(chǎn)穩(wěn)產(chǎn)和農(nóng)戶增收具有重要意義。從發(fā)展現(xiàn)代生態(tài)循環(huán)農(nóng)業(yè)的需要,根據(jù) 《浙江省農(nóng)藥減量行動實施方案》中病害防控和化學農(nóng)藥減量要求,本文就桶混助劑在小麥赤霉病農(nóng)藥減量防控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試驗,現(xiàn)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 1 材料
試驗在寧?h茶院鄉(xiāng)鄭公頭村進行,土壤類型砂壤土。參試小麥品種為金運麥 1 號。參試的桶混助劑有激健 ( 成都激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和新高脂膜 ( 陜西省渭南市高新區(qū)促花王科技有限公司) 。防治小麥赤霉病的藥劑有40%多菌靈懸浮劑 ( 江蘇藍豐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5%氰烯菌酯懸浮劑 ( 江蘇省農(nóng)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和 0. 3%四霉素水劑 ( 遼寧微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施藥器械采用 3WBD-16 型背負式電動噴霧器 ( 臺州市黃巖綠野噴霧器廠) 。
1. 2 處理設計
試驗共設 18 個處理,各處理 667 m2 用藥: 處理 1,40%多菌靈懸浮劑 125 mL; 處理 2,40%多菌靈懸浮劑 100 mL; 處理 3,40%多菌靈懸浮劑88 mL; 處理 4,40%多菌靈懸浮劑 100 mL+激健15 mL; 處理 5,40% 多菌靈懸浮劑 88 mL +激健15 mL; 處理 6,40%多菌靈懸浮劑 100 mL+新高脂膜 30 mL; 處理 7,40%多菌靈懸浮劑 88 mL+新高脂膜 30 mL; 處理 8,25%氰烯菌酯懸浮劑 150 mL;處理 9,25% 氰烯菌酯懸浮劑 120 mL; 處理 10,25%氰烯菌酯懸浮劑 105 mL; 處理 11,25%氰烯菌酯懸浮劑 120 mL+激健 15 mL; 處理 12,25%氰烯菌酯懸浮劑 105 mL+激健 15 mL; 處理 13,25%氰烯菌酯懸浮劑 120 mL +新高脂膜 30 mL; 處理14,25%氰烯菌酯懸浮劑 105 mL+新高脂膜 30 mL;處理 15,0. 3%四霉素水劑 65 mL; 處理 16,0. 3%四霉素水劑 65 mL+激健 15 mL; 處理 17,0. 3%四霉素水劑 65 mL+新高脂膜 30 mL; 處理 18,以清水作對照 ( CK) 。小區(qū)面積 30 m2,隨機區(qū)組排列,重復 4 次。試驗共施藥 2 次,分別于小麥始穗期 ( 2019 年 4 月 8 日) 和其后 7 d ( 4 月 15 日) 。 667 m2用水量 30 L。
1. 3 調查與統(tǒng)計
小麥乳熟后,每小區(qū)按棋盤式 5 點進行病害調查,每點不少于 40 穗,記錄各病級病穗數(shù)和總穗數(shù),計算病情指數(shù)和防治效果。赤霉病病級劃分標準和病情指數(shù)計算方法按國標 GB /T 15769—2011執(zhí)行。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 DPS 17. 10 軟件進行 Duncan’s新復極差法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 1 多菌靈和氰烯菌酯減量防治赤霉病的效果
表 1 中數(shù)據(jù)顯示,多菌靈按當?shù)匦←湷嗝共》乐纬R?guī) 667 m2 用量 125 mL,防治 1 次防效 83.3%,防治 2 次防效 86.8%。減量 20% 和 30% 的處理,防治 1 次效果為 68.1%和 61.3%,與常規(guī)處理相比防效顯著下降; 防治2次時分別為 83.8% 和79.1%,減量20%與常規(guī)處理無顯著差別。
表1 激健在多菌靈減藥防治赤霉病中應用的效果
處理 | 防治1次 | 防治2次 |
病穗率/% | 病情指數(shù) | 防效/% | 病穗率/% | 病情指數(shù) | 防效/% |
1 | 30.5±4.0 | 8.3±1.6 | 83.3±3.4 a | 28.4±6.4 | 6.5±0.8 | 86.8±1.6 b |
2 | 48.4±10.9 | 15.8±5.9 | 68.1±11.9 bc | 29.1±6.1 | 8.1±3.0 | 83.8±6.0 bc |
3 | 58.9±8.2 | 19.2±2.9 | 61.3±5.8 c | 39.0±4.5 | 10.4±2.4 | 79.1±4.8 c |
4 | 56.3±7.8 | 11.8±1.8 | 76.3±3.7 ab | 18.0±3.8 | 3.9±1.4 | 92.1±2.9 a |
5 | 36.3±11.7 | 10.8±4.2 | 78.4±8.5 a | 30.6±6.3 | 8.5±2.6 | 83.0±5.3 bc |
18(CK) | 95.0±1.5 | 49.7±7.1 | 0 | 95.0±1.5 | 49.7±7.1 | 0 |
注: 同列數(shù)據(jù)后無相同小寫字母表示組間差異顯著 ( P<0. 05) 。表 2 ~ 5 同。
表 2 表明,氰烯菌酯按當?shù)匦←湷嗝共》乐纬R?guī) 667 m2 用量 150 mL,防治1次防效 73.9%,防治2次防效 86.4%。減量 20%和 30%處理,防治1次效果 52.1%和 36.0%,與當?shù)爻R?guī)處理相比防效顯著下降; 防治2次時,雖防治效果增加明顯,分別是 74.5%和 63.4%,但仍顯著低于常規(guī)處理。
表2 激健在氰烯菌酯減藥防治赤霉病中應用的效果
處理 | 防治1次 | 防治2次 |
病穗率/% | 病情指數(shù) | 防效/% | 病穗率/% | 病情指數(shù) | 防效/% |
8 | 46.7±3.3 | 13.0±1.5 | 73.9±3.1 a | 31.9±11.0 | 6.8±2.9 | 86.4±5.8 a |
9 | 69.4±6.7 | 23.8±4.8 | 52.1±9.7 b | 43.4±8.1 | 12.7±4.0 | 74.5±8.0 b |
10 | 83.0±3.7 | 31.8±2.8 | 36.0±5.6 c | 57.5±12.4 | 18.2±5.1 | 63.4±10.2 c |
11 | 67.0±5.0 | 21.6±3.5 | 56.5±7.0 b | 51.8±12.3 | 13.6±4.6 | 72.6±9.3 b |
12 | 81.9±4.2 | 29.6±4.0 | 40.4±8.0 c | 62.3±8.7 | 16.4±3.1 | 67.1±6.3 bc |
18(CK) | 95.0±1.5 | 49.7±7.1 | 0 | 95.1±1.5 | 49.7±7.1 | 0 |
2.2 助劑激健在多菌靈和氰烯菌酯減量應用中的效果
表1中數(shù)據(jù)顯示,多菌靈減量 20%與激健組合(處理4) 處理,防治 1 次防效 76.3%,高于減量20% (處理2),低于常規(guī)處理(處理1),但與兩者均無顯著性差異;防治2次時,防效92.1%,顯著高于常規(guī)和減量20%處理。多菌靈減量 30%與激健組合(處理5) 處理,防治1次的防效78.4%,顯著高于減量 30% 處理,與常規(guī)和減量 20% 處理無顯著差異;防治2次時,防效達83.0%,與常規(guī)處理相當。表明助劑激健的應用可有效減少多菌靈施用劑量 20% ~ 30%。
表2中數(shù)據(jù)顯示,氰烯菌酯減量 20%與激健組合(處理11)處理,防治1次防效 56. 5%,防治2次防效72.6%,均與減量20%處理(處理9)相當,且都顯著低于氰烯菌酯常規(guī)處理(處理8)。當氰烯菌酯減量 30%與激健組合(處理12)處理,防治1次和2次的防效,均與氰烯菌酯減量30%(處理10)的相當,也都顯著低于常規(guī)處理的防效。表明氰烯菌酯減量 20% ~ 30%時增加助劑激健不能有效提高氰烯菌酯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2. 3 助劑新高脂膜在多菌靈和氰烯菌酯減量應用中的效果
表3表明,多菌靈減量20%與新高脂膜組合(處理6)處理,防治1次的防效達79.1%,顯著高于多菌靈減量20%的處理(處理2),與多菌靈常規(guī)處理(處理1)相當;防治2次的防效85. 4%,與常規(guī)和減量20%處理相當。多菌靈減量30%與新高脂膜組合(處理7)處理,防治1次的防效72.6%,顯著高于減量30%處理;防治2次的防效86.8%,與常規(guī)處理相當。表明助劑新高脂膜的使用可有效減少多菌靈施用劑量 20% ~ 30%。
表3 新高脂膜在多菌靈減藥防治赤霉病中應用的效果
處理 | 防治1次 | 防治2次 |
病穗率/% | 病情指數(shù) | 防效/% | 病穗率/% | 病情指數(shù) | 防效/% |
1 | 30.5±4.0 | 8.3±1.6 | 83.3±3.2a | 28.4±6.4 | 6.5±0.8 | 86.8±1.6 a |
2 | 48.4±10.9 | 15.8±5.9 | 68.1±11.9 cd | 29.1±6.1 | 8.2±3.0 | 83.8±6.0 ab |
3 | 58.9±8.2 | 19.2±2.9 | 61.3±5.8 d | 39.0±4.5 | 10.4±2.4 | 79.1±4.8 b |
6 | 34.5±9.1 | 10.4±5.3 | 79.1±10.6 ab | 29.7±6.3 | 7.3±2.8 | 85.4±5.6 a |
7 | 45.9±6.5 | 13.6±4.0 | 72.6±8.0 bc | 27.3±4.2 | 6.5±1.1 | 86.8±2.3 a |
18(CK) | 95.0±1.5 | 49.7±7.1 | 0 | 95.0±1.5 | 49.7±7.1 | 0 |
表 4 中數(shù)據(jù)顯示,氰烯菌酯減量20%與新高脂膜組合(處理13)處理,防治1次的防效70. 8%,顯著高于氰烯菌酯減量 20%處理(處理9),與氰烯菌酯常規(guī)(處理8)處理相當;防治2次的防效86.0%,與氰烯菌酯常規(guī)處理相當。氰烯菌酯減量30%與新高脂組合(處理14)處理,防治 1次防效52.2%,顯著高于減量30%處理(處理10);防治2次的防效 82.3%,與常規(guī)處理相當。表明助劑新高脂膜的使用可有效減少氰烯菌酯施用劑量20% ~ 30%。
表4 新高脂膜在氰烯菌酯減藥防治赤霉病中應用的效果
處理 | 防治1次 | 防治2次 |
病穗率/% | 病情指數(shù) | 防效/% | 病穗率/% | 病情指數(shù) | 防效/% |
8 | 46.7±3.3 | 13.0±1.5 | 73.9±3.1 a | 31.9±11.0 | 6.8±2.9 | 86.4±5.8 a |
9 | 69.4±6.7 | 23.8±4.8 | 52.1±9.7 c | 43.4±8.1 | 12.7±4.0 | 74.5±8.0 b |
10 | 83.0±3.7 | 31.8±2.8 | 36.0±5.6 c | 57.5±12.4 | 18.2±5.1 | 63.4±10.2 c |
13 | 51.3±12.1 | 14.5±1.4 | 70.8±2.8 a | 25.9±3.0 | 7.0±1.6 | 86.0±3.1 a |
14 | 71.3±5.6 | 23.8±5.2 | 52.2±10.4 b | 34.9±5.0 | 8.8±1.6 | 82.3±3.3 ab |
18(CK) | 95.0±1.54 | 49.7±7.1 | 0 | 95.0±1.5 | 49.7±7.1 | 0 |
2. 4 助劑對生物藥劑四霉素的增效作用
表5中數(shù)據(jù)顯示,四霉素水劑按當?shù)匦←湷嗝共》乐纬R?guī)667m2 用量在65 mL,防治1次防效26.8%,防治2次防效66.7%;當與助劑激健配合應用時(處理16),1次防治為59. 6%,2 次防治為72.6%,均顯著高于相應的四霉素常規(guī)處理;當與新高脂膜配合使用時(處理17),防治1次和防治2次的防效均比相應的常規(guī)處理低。表明配合使用激健具有增效作用。
表5 激健與新高脂膜在四霉素防治中應用的效果
處理 | 防治1次 | 防治2次 |
病穗率/% | 病情指數(shù) | 防效/% | 病穗率/% | 病情指數(shù) | 防效/% |
15 | 88.4±3.6 | 36.4±3.9 | 26.8±7.8 b | 57.3±2.8 | 16.5±3.2 | 66.7±6.4 a |
16 | 61.8±10.3 | 20.1±4.5 | 59.6±9.1 a | 55.0±11.4 | 13.6±4.2 | 72.6±8.5 a |
17 | 92.9±2.6 | 38.5±4.7 | 22.5±9.5 b | 78.7±4.5 | 26.2±4.1 | 47.3±8.3 b |
18(CK) | 95.0±1.5 | 49.7±7.1 | 0 | 95.0±1.5 | 49.7±7.1 | 0 |
3 小結與討論
藥劑防治仍是當前赤霉病防控最為主要的手段。種植戶為追求防治效果,大量應用化學藥劑,不僅造成藥劑的浪費,也容易引發(fā)食品安全、環(huán)境污染和抗藥性菌株滋生等生態(tài)安全問題。在現(xiàn)有防治條件的基礎上,通過精準防控和助劑應用來提高藥劑的防治效果已成為當前化學防控藥劑減量增效的重要舉措[4]。農(nóng)藥助劑本身對病菌無生物活性,但與農(nóng)藥配合應用時,能有效提高農(nóng)藥的防治效果[5-6]。農(nóng)藥桶混助劑的增效作用與所選農(nóng)藥及助劑本身的理化特點有關。試驗結果表明,激健對化學藥劑40%多菌靈懸浮劑減藥增效作用和對生物藥劑 0.3%四霉素水劑增效顯著;新高脂膜對40%多菌靈懸浮劑和25%氰烯菌酯懸浮劑減藥增效作用明顯;谕盎熘鷦┎⒉皇菍λ修r(nóng)藥都表現(xiàn)增效作用,因此,開展桶混助劑與農(nóng)藥的應用基礎研究,篩選最佳增效組合才能在生產(chǎn)中切實地提高防效、取得最大經(jīng)濟和生態(tài)效益。
參考文獻:
[1] BAI G,SHANER G. Management and resistance in wheat and barley to fusarium head blight[J].Annual Review Phytopathology,2004,42: 135-161.
[2] 蔡仁祥,張慧,林寶義,等. 浙江省小麥生產(chǎn)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分子植物育種,2018,16 (5) : 1717-1720.
[3] 張昌朋,趙華,吳珉,等. 我國小麥中農(nóng)藥殘留及代謝研究進展[J].農(nóng)藥學學報,2013,15 (3) : 243-249.
[4] 郝友武,龜井昌敏,田村辰仙,等. Kao 系列桶混助劑的增效作用及其增效機制[J]. 世界農(nóng)藥,2016,38 (3) : 42-48.
[5] 劉支前. 農(nóng)藥桶混助劑的選擇原理[J].農(nóng)藥,2002,43 (9) : 1-3.
[6] 華乃震. 提高農(nóng)藥品種藥效的增強劑(II)[J].農(nóng)藥, 2010,49 (2) : 79-82,89.
來源于: 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 2020年第61卷第3期